Month: July 2012

  • 再見海岸

    初來日本的時候,跟朋友說過,希望最後一年能夠在日本的海邊渡過。

    本來並不認識三浦半島這個地方,但後來有一次在火車站看見這個地方的旅遊廣告。之後的夏天,就約了朋友來這裡的沙灘遊玩。當時的印象,覺得是一個遊人不算太多,離開東京市區不太遠,但卻已經找不到半點煩囂的地方。想不到一年之後,2011年7月,我竟然搬到這裡來了。

    最初選擇三浦,除了喜歡住在海邊之外,跟經濟的原因都有關係。東京山手線內的租金比較貴,想便宜一些,自然要搬遠一點。這當然是一個往海邊出發的機會。不過,並不是所有海邊的地區都租金廉宜。找房子時,其實也考慮過鎌倉等等的地方。但平衡過租金、交通費和通勤時間等等之後,就選定了三浦海岸。

    雖然去年準備《冬密語》音樂會的時候有差不多兩個月逗留在香港,但總算經歷了這個海岸的四季。海岸的夏天固然是醉怡人的,但其實三浦在不同的季節也有其獨特的魅力。例如,在冬天跑步經過海灘,就會看見有農家在這裡曬白蘿蔔,排列起來時的壯觀,可以說是三浦的奇景之一。當蘿蔔在帶有鹽分的海風裡吹乾,就變成一種特別的漬物,也是這裡的特產之一。

    到了二月底、三月初,受夠了冷風吹襲之後,人就自然想春天回來。三浦有一個好處,就是它在這段時期比東京要暖約三度左右。當時,在來往學校與「寒舍」的日子,我就會感受到自己穿梭於冬季和初春之間。另一個令人知道春天來臨的標記,就是三浦獨特的河津櫻。這種櫻花比普通的要大,顏色要深,而開花的時間也特別早。因此,每年三月初,遊人就會湧到三浦,提早賞花。只不過,今年的冬天特別冷,河津櫻開花的時間也稍為遲了一點。

    除了景色之外,三浦吸引人的地方就是食方面。三浦市南端的三崎港是日本數一數二的鮪魚(即吞拿魚)港口。因此,來這裡遊山玩水,記得要嘗過這裡的生魚片才離開。不過,這裡的鮪魚料理又真是五花八門。除了刺身之外,還有燒魚鰓、吉列炸魚、韓國燒烤等等的做法呢。但是,這裡的食肆還有一點,就是經營者和其他顧客都很友善。來到三浦之前,我是不會一個人去居酒屋的。但來了這裡之後,我跟附近一些食肆的經營者都熟絡了,一個人去居酒屋,有時連身邊客人的面孔也不再覺得陌生。相信,是住在小鎮才有這種人與人之間的密切吧!

    說回日常的研究生活,我一般每個星期會到學校兩至三次,其餘時間都在跟三浦距離較近的地方閱讀和寫文。在三浦市內,有兩個地方是我比較多光顧的,包括離家不遠的麥當勞和油站的咖啡室。三浦海岸這裡的麥當勞,可以說是我認識的麥當勞之中最舒適的。在非用餐時間到二樓,顧客不多,卻可以在工作的同時盡覽整個東京灣的景色。在這樣的環境裡,生產力也特別高呢。當然,我也不是完全在食肆寫作的,也會使用附近橫濱、橫須賀的市立圖書館。

    這次因為在香港找到工作,所以要提早離開日本,也就是要告別三浦海岸了。起初,我以為自己會在這裡渡過多一個完整的夏天,看來現在是不可能了。能夠達成自己的願望,在日本的海邊生活了一年,我是感到自豪的。因為對於很多人來說,一個人告別繁華鬧市,來到人煙較少的海邊,其實是頗為困難的,當中難免會感到寂寞。不過,與此同時,我亦發覺身邊多了很多都會裡面找不到的人和事。單是一個星期三次在海邊跑步,晚上回家的時候到居酒屋閒話家常,週末有空的時候騎單車到比較遙遠的海岸探索,都是很大的得著。 不過,當然如果有更多朋友到訪,與我分享這裡的奇妙就更好了。

    希望,將來有一天回來三浦,不會發現太多的改變。很多時,我們在香港會發現自然景色被都會發展侵佔了,原本是大海的地方被填為陸地,而密茂的林木則變成高樓。 在日本,令人沮喪的卻是另一個問題。由於經濟不景氣加上人口老化,很多大都市以外的地域都呈現蕭條的景象。多年的老舖,因為東主年老休業就變得後繼無人,市內的商店關完一間又一間。當市內缺乏經濟活動,就連帶遊人都少了,城市就在這種惡性循環之中慢慢的老化,光華隨之逝去。

    我也不希望將來三浦會陷入這條衰退的路上,但也許這是日本地方經濟的趨勢,很難避免。 無論如何,將來我一定會回來支持這個我曾經生活過的城市!


  • PhDebriefing 1.5 不甘於現實

    昨晚跟一個在網上相識多時,卻是初次見面的準南北韓問題專家吃飯,大家談到唸博士的一些苦與樂。其中,二人都不約而同的發現,讀博士之後開始不想參加那些大堆頭的舊同學聚會,而彼此的理由都十分類近。對我來說,是免了自己要向人解釋在做的是甚麼、為甚麼要做,還有就是這些年間怎樣維生等等。但對於這位朋友,更難耐的是要聽那些道不同的舊相識的理論,甚至謬論:自以為很圓滑很世故,卻不反映事實的全部。更可憐的,是卻打擊了自己堅持走學術之路的決心。

    既然如此,為甚麼還要讀呢? 朋友說,是「不甘心於走那條一般人所走的道路。」

    沒錯,大部分的人大學畢業,便要肩負起養家等等的責任,一份能提供穩定而相對可觀收入、良好晉升機會的工作似乎成為了必然的路。很多人,甚至會說自己是沒有選擇。在他們眼中,選擇升學、在學術圈子浸淫,不是看成不切實際,就是有條件做風流才子。走學術的路,難道沒有代價麼?
     
    我認為,選擇讀博士可以說是不甘於現實。這也許是別人眼中的「逃避現實」,但事實並非如此。因為,當你走到學術圈子裡面的時候,要面對的又是另一種現實。故此,畢業加入大公司打工是一種現實,加入學術界做研究寫論文在大學裡討飯吃都是現實。分別只在於,前者是多數人看到的現實,而後者則是少數人選擇的現實而已。

    不過,學術工作被看成遠離於現實,更多是因為研究內容往往偏離於現實社會的需要。在現今社會裡,「學不致用」成為了日常茶飯事。除非你是醫生律師,否則你極少會找到一份跟你大學主修科目有直接關係的工作。一個博士生,畢業後要找到教席又談何容易呢?但更加悲哀的,就是有學術價值、能讓你畢業、能出版的東西,往往在社會上發揮了甚麼大的功用。就如一個門鎖壞了,與其花時間研究它為甚麼打不開,倒不如直接了當把它撞開了事。   

    我認為,一個成功的學者,一個健全的學術圈子,是應該具備能力去讓現實社會跟學術研究接軌的。不論達到與否,我仍然相信這是社會人、地球人從事學術工作最終極的原因。 這個,要留待本部份最後的兩篇中詳談了。 


    Up one level: PhDebriefing 1.0 為甚麼讀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