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gust 12, 2012
-
稅既已交 民拾膠何苦
上星期剛剛從日本回港,聽聞不少團體前往離島的海灘清理因為颱風吹倒貨櫃而洩漏登岸的膠粒。最初,其實有兩種矛盾的感覺。首先,覺得好像愚公移山。單靠人手,真的不知甚麼時候才能完成。 其次,我們市民認頭去了清理,豈不是免除了政府和造成污染者的責任?因此,最初我對於參與清理抱著保留的態度。
直到上星期中,膠粒開始影響到魚排,有魚類開始吞食了膠粒。即使未有證據證實人類進食吞食過膠粒的魚類會對健康構成影響,但心裡開始焦急起來。正當市民、傳媒、政客等還在為膠粒的問題追究責任,自然界裡面的生物已經無法再等他們。人類不合力把這些膠粒清理起來,牠們就會代為把這些膠粒從居住環境中除掉,吞到自己的肚子中。久而久之,他們的消化系統就會受損,甚至餓死。
於是,沒有參加甚麼機構的組織性活動,從有清潔經驗的朋友口中得知梅窩銀礦灣一帶仍然有膠粒需要處理,就嘗試約同幾個朋友帶著清潔用具到沙灘去。當中有爽快答應的,也有需要考慮而最終拒絕的。這位朋友所持的原因,就如我之前所說:認為清潔應該由構成污染的企業負責。
我沒有嘗試說服他,也沒有爭辯,但昨天還是去了銀礦灣。進行了大半天清潔之後,我想向大家傳達一個很明確的信息。這不是一個追究責任的時候。多一雙眼,多一對手,對於解決這生態危機都是不可缺少的。
沙灘上的膠粒,其實已經相當分散。明顯能看見有膠粒的地方不算很多,但即使在這些地方,膠粒也不是多得可以用鏟一次過的剷起來。反之,更加是需要肉眼去辨認,然後用人手一顆一顆的撿拾,篩掉泥沙,再用水來清潔。清潔了幾個小時,發現自己從沙灘上去除的膠粒其實一點也不多,對於解決這問題,也只能說是微不足道!
從這短短的體驗,我可以想像這是一個需要很多人力才能完成的過程。如果單靠政府的員工去做,對於其他服務的運作一定會構成影響。就算是由構成污染的企業出資找人去清理,恐怕也無法在短期內清理完畢。假若事情要再拖下去,恐怕膠粒只會繼續擴散,越來越難的被找出來,也越來越難清理。
在這情況下,我只好懇請大家一起發揮公民社會的力量,就如在海外做救援工作的NGO一樣,填補政府或其他群體在回應這生態災難上的空缺。我們必須相信,由一班有心把問題解決的志願者投入清潔工作當中,一定可以加快問題解決的速度,減少對海洋生物帶來的傷害。讓我們先姑且不要考慮這是誰的責任,取而代之的應該是我們對自然生態的關懷,以及有關當局無法在一時三刻把問題解決的體諒。
下個週末,如果再有朋友請你去幫忙清理膠粒,希望你會想起我在這篇文章所說的,不要在乎自己是否交了稅,或者膠粒洩漏了是誰的錯。反之,希望你會考慮騰出點點時間和體力去參與!海裡的魚也會感謝你的。
Comments (2)
我的想法倒是像上次四川地震一樣,去不去現場幫手,和追究責任是沒矛盾亦不需要分先後的。你大可以一邊去幫手,一邊去追究責任的。
@fongyun - 咁而家好明顯我寫係因為有人覺得要追究責任而拒絕去幫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