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nuary 30, 2013

  • 還以為 我們更幸福

     

    早幾天還在說,小孩沒有奶粉吃,難道我們已經跟北韓相差不遠?其實那是很民粹的一篇文章。但一轉身,竟然有人想到在美國白宮的網頁請願,要求「國際社會施出援手」。

    一看見,是詫異的。特別是因為自己在人道救援組織裡面工作,對於文中Hunger,Aid,Assistance等字眼特別敏感。腦裡面頓時間想起我們把一箱箱的糧食用貨車拉到災區去的情景。這也是我唯一想到美國政府在現金援助以外唯一可以做的,因為它無論如何都不會介入別國這些芝麻綠豆的紛爭之中,更何況是一個怎樣都不能說是有飢餓問題的地方。

    但是,真的是一箱一箱的奶粉運來,有幫助嗎?有人能控制這些奶粉花落誰家嗎?除非他註明那些是不能出售的Food Aid… 我真的想得越來越多,越來越細密,越來越複雜。說我是職業病也好,轉數慢也好,其實我一時間無法想到那是有人為了令特區和中國政府蒙羞而做的把戲。

    對於我來說,這次「請願」行動最不能接受的有兩方面。首先,香港人和內地人之間的矛盾,不論是經濟上的還是政治上的,在外面看來都是一個國家的事情,犯不著靠其他國家介入來處理。說到要用外國壓力令自己國家政府蒙羞嗎?怎樣看,這刻蒙羞的還是我們自己。羞恥在自己民族的問題無法自行解決,還要傳揚出去!

    其次,以香港這個人均GDP在全球排位中名列前茅的地區,竟然向排位自己低的美國提出要求援助,簡直可以用「成何體統」、「臉是自己丟的」來形容。世界糧食、貧窮問題已經非常嚴重,遙遙超越於貧窮線外的香港人,不論持的是什麼理由,缺的是什麼食品,無論是由市民還是政府提出要別國援助,都只會淪為別人話柄。

    去年做東日本大地震一週年採訪時,發覺日本人喜歡用「國民性」這詞語。即使受災之後,得不到政府賠償,仍然著重團結,仍把這字掛在口邊。但偏偏,香港人的字典裡是沒有這詞語。一點國民意識也沒有還算,但口口聲聲說要解決貧富懸殊,制止「貧者越貧、富者越富」的,竟然厚著臉皮向國際社會要求援助---不論所謂「援助」的意思是什麼,還算表現的有良知,行公義嗎? 由於提出要求的是市民,所以表現得缺乏素質的,不會是政府,而是利己的市民!用心想想吧。

     


     

Comments (1)

  • 我倒想這是純粹「玩膠」,因為明知美國不會理你的,只是志在說「你中共政府任由奶粉有問題、走私外地奶粉都不理,我就陪你一起出醜人前」。

    美國人其實不會理,不過我想這一玩,其他受大陸奶粉黨困擾的國家反而會有共鳴。

    真的是要求奶粉援助﹖我不認為。講團結﹖我倒不覺得對於一個這樣的國家,有甚麼團結或為它忍耐遮醜的必要。
    雖然我不會參與這個聯署(因為我不認真認為關美國人事),不過我也不會指責這批聯署的人,我反而是同情他們的。

Post a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