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bruary 25, 2013

  • 如何協助有核武的飢餓國家

    北韓進行核試至今已兩星期。這段期間,當地政府一方面擺出拒人於千里的一副模樣,繼續在國際舞台表現出一意孤行的形象。另一方面,卻宣布外國人進入境內可以攜帶手機,三月開始更能使用互聯網。這種同時展現自我孤立與對外開放的政策發展,相信令不少分析東北亞形勢的人士難以理解。究竟這個國家是如何看待自己跟世界各國的關係,而又想從這關係種獲得什麼好處呢?

    當在國際社會商討進一步加強對北韓的經濟制裁,並呼籲中國也加入牽制其盟國之際,其實也有另類的聲音,認為周邊國家應該繼續避免採取激烈的政策,反而應該繼續對北韓作出協助以減輕當地政府的戒心。這樣,才有助免除他們再有任何需要對外再作出不必要的軍事挑釁。 本港的朝鮮半島研究學人鍾樂偉亦表示,如果中國真的參與制裁,中止供應糧食核能源,可能會令北韓作出難以預料的行動。

    雖然為數有限,但一眾對北韓進行救援或扶貧發展工作的非政府機構(NGO),究竟應該如何在贊成、反對援助的兩派說法之中取捨呢? 眾所週知,人道救援的宗旨應該是維持政治中立,不應該因為某國政府的政治取態而剝奪人民受助的機會。 但同時亦要知道在北韓進行人道救援工作,本來就已經難以確保物資能夠到達社區,更無法抹殺物資被轉移到軍方的可能性。故此,在北韓因核試而受國際社會所指責的同時,一眾NGO要維持在北韓的援助工作,更加需要理據的同時,亦更加需要良好的策略支持。

    早在核試前數天,南韓Daily NK網站已有評論員指,不論是中、美還是南韓,國際社會都只應該將北韓核問題視為政府鞏固權力的表現。更應做的,是通過促進北韓經濟改革令北韓二千多萬平民生活得以改善。然而,國際機構單單的把糧食和救援物資運進北韓其實並不足夠。因為合作的政府部門一般會以社會主義色彩濃厚的方法來管理救援物資或扶貧發展項目。 變相地,外界的援助很可能亦同時在鞏固當地舊有的經濟活動模式。

    要對當地人民經濟和社會活動帶來衝擊,其實由合作伙伴以至工作手法,都需要比較周詳的規劃。其中一個方法,就是找尋已在當地植根,而又有意在帶來改變的非北韓政府機關作工作夥伴。以筆者工作的樂施會為例,多年來透過政府部門發放糧食及耕種物資,但亦無法影響當地社會主義的農業管理模式。因此,有今年開始,除了舊有的政府夥伴之外,我們亦跟北韓唯一的外資私立院校,平壤科學技術大學合作,嘗試影響個北韓新一代的社會精英。

    平壤科大由南韓及美國的韓裔學者所創立。他們都是基督徒,起初在中國與朝鮮邊境的延吉辦學。後來由於效果理想,亦得到平壤官員的青睞,許可他們進入北韓境內辦學。首批學生於2010年入學以來,經過四年制全英語教授的課程,到2014年就會畢業。這些來自特權階級的本科生,部分會透過本身家族的關係進入政府工作,或者加入管理國際組織的援助項目,另一部分則會升學成為研究生 。換而言之,他們很可能有一天在北韓社會上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

    通過樂施會和平壤科大的合作,首屆農業及生物科學系的學生將獲得經費和技術上的支援,進行畢業論文的研究。合作項目不但提供研究器材,更提供關於可持續發展的培訓,務求影響這些本來對於貧困、饑餓問題缺乏認知與承擔的學生,倡導他們多選擇能夠對人民生活帶來實質改善的研究題目。另外,通過提供更佳的電腦設備,更多的學生亦將能夠使用大學內的互聯網連線,令他們有機會接觸外國的科研文獻及其他知識,協助他們的研習,並擴闊他們的世界視野。

    由於北韓是一個中央集權國家,主宰科技資源運用、影響人民生活的權力集中在極少數人的手中。因此,賦予新一代官員和科研人員為民服務的意識和能力,其實跟在社區發放物資或改善居住及作業環境的直接援助方式同樣重要。尤其是當國際機構在社區層面只能作出有限影響時,就更加要把握極有限開放的隙縫,把改善民生的意識從上而下滲透。即使未必能制止政府研究發展核武,但最少可以幫助將來的科技翹楚把知識用到有利人民生活的領域。故此,這種工作方式帶來的影響可能更加的深,更加的廣泛,更加的長遠。

     


     

Post a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